抄经-《“宠”妃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皇后的笑容有一丝裂缝,如若不是在康寿宫,她险些就要失态去盯紧妙修媛。
    她怎么也没想到,事情最后会变成皇帝和太后齐齐拍板,只让锦昭容在年宴期间出来走动。
    她一开始让妙修媛接手这个事自然是恶心对方的,她不接,自己还能顺道儿治她不敬之罪。
    可偏偏她接了,那自己就不能再反口。
    而且她想着,对方最多是无所作为,她只须再派人去皇上面前说情即可。
    可如今让她两张嘴皮子一碰,这事顿时就钉死了,再改动还不知道要费多少功夫!
    “妙修媛是个知事心细的。”
    太后头一回将高兴摆在了脸上,吩咐大宫女尔雅道,“去把那副金厢鱼鹭顶珠宝的首饰拿出来赏给她。”
    她回过头脸上蕴了淡淡笑意,跟云露道:“听皇帝说你喜欢宝石,这副还是哀家年轻的时候戴过的,赶不上新款式,因想起与你闺名的谐音相像,就给了你罢。”
    云露立刻表明了自己的欣喜,不比在皇帝跟前内敛,太后再端持的住,老人家那也是喜欢热热闹闹的,更何况她成日里在康寿宫念佛,连皇后这个正经儿媳都很少陪她用膳。
    她便拿出对家中奶奶外婆的态度,摆出了后辈式的十二分的热情笑容。
    太后果然高兴。
    她见她虽然欣喜非常,却没有失了仪态举止,身上全然不见低门户出来的小家子气,倒让她第一次对这位妙修媛正眼相看。
    太后这人看似重规矩,但为人并不刻板,只是因为被旧年之事所伤,收敛了其余的心绪。
    且因为掌控欲严重,对这个儿子喜欢,却不在自己计划内的妃嫔很是排斥。
    如今顺眼了再看,也不是那么上不了台面。
    “过年也是皇上寿辰,哀家想抄几卷佛经送去法华寺,权当是寿礼,皇上以为如何?”
    太后抿了口热茶,在安静的大殿里出声道。
    皇帝奇怪,面上倒还带着笑:“哪儿有母后给儿臣抄经的道理,只让别人抄来,母后替儿臣念上几遍就再好没有了。”
    “哀家也是这个意思。”
    太后微微一笑,视线转到皇后身上,“只是让尔雅她们去做又觉得身份不够,不知道皇后肯不肯帮哀家这个忙?”
    皇后还在惦记着自己的计划,听到太后突如其来提的要求,不禁一怔。
    底下一些没受过皇后恩惠,想要巴结太后的妃嫔忙不迭捧了起来,只说以皇后尊贵的身份来抄这卷经书再适合不过,其余人压不住这福。
    这般说了,皇后也只得应下来,她贤良端庄的笑道:“儿媳必不辜负母后所托。”
    “你肯应就好。
    只是你那钟粹宫来来往往的,人多口杂,不能潜心抄经。
    今日起你到哀家这里暂住一段时日,等经书抄好了再回去。”
    “这……臣妾还要处理六宫之事……”
    太后淡道:“这些琐事哪有为皇上祈福祝寿重要,先让淑妃管几天就是。”
    “可……”
    太后眼皮儿微抬,笑容淡淡,威势慑人,“不过几日功夫,她夺不了你的权。”
    “儿媳不是这个意思。”
    皇后笑里有几分讪讪之意,实在没想过太后会突然把自己叫去为皇上抄什么经。
    如果时日短还好说,不碍着什么。
    但对方这个“几天”如果是九、十天,锦昭容肚子里这一个满了三月,也就足够她坐稳胎位了。
    太后早不说晚不说,卡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说,实在让她有苦说不出。
    瑾妃那个女儿也就罢了,她断不会让人把皇子生在她前头。
    “儿媳是想,既然要为皇上祝寿,不如正四品以上的姐妹都一起为皇上抄经祈福,岂不更加有心?”
    太后稍加思索,便点了头。
    不过是除不了一个锦昭容,就想先预防别的高位妃嫔怀孕罢了。
    等她的孙子平安生下来,还怕招不来更多的孙子、孙女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