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3、君子协议-《大宋带文豪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这个愿望很好,金榜题名,高中进士,是个很有志向的愿望,我相信您家的孙子一定可以做到的,但那不是我摸一摸就成功的,而是需要他十年寒窗苦读才行。”
    “只是,大家还有更奢侈的愿望吗?”
    苏彧看着所有人大声说道,绝大多数人都面面相觑,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,他们的意思很明确,还能有什么愿望?
    终于,有个书卷气的老人站起了身来。
    他说道:“老夫葛明静,乃一乡村塾师,虽然不知道小圣人要做什么,但是,我等读书人尚且知晓王子安所言。”
    “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”
    “若说梦想的话,老夫想这天下海晏河清,人民安居乐业。”
    “此梦,可大乎?”
    并非所有有本事的人都会进城的,葛明静是读书人,虽然不是进士,但也曾参加过数次省试,曾经的同窗、同期、朋友不少。
    想要投靠,总有办法,再不济,他去街上卖字代写书信也可以糊口,读书人在这个时代,总是好混口饭吃的。
    然而。
    他认为,人不论如何艰难,教化不能停。
    难民营中的孩子不少,他不能让这些孩子就这么蹉跎岁月,如果他也走了,那些孩子就没有任何人会去教导了。
    所以,这几年,他一直在难民营中教书。
    任何愿意送过来读书的孩子,他都教,不收一文钱,可愿意送过来读书的父母却不多,毕竟都要饿死了,还管什么教育。
    去读书的孩子,多是褚氏那种。
    他们的处境和见识都不同,再穷不能穷教育,这导致葛明静其实没有怎么锇过肚子,那些送孩子来读书的家庭,宁愿自己少吃一口,都不会饿着先生的。
    这个时代的人,对于教师有着极高的崇敬。
    葛明静站出来,所有人都是服气的,所以,他们看着苏彧,想看看小圣人是如何想的。
    “很好的梦想!但却还不够!”
    “远远不够!”
    苏彧问了一圈,又否定了一圈,他站起身来,看着所有人,举起了双手,告诉着他们,属于他的梦想:“诸位,我有个梦想。”
    “一个必须千万人跟随我才能完成的梦想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